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赵东山:好作品是记者最有效的社交方式 | 记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3月28日,小米公司迎来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式发布了其首款汽车产品小米SU7,并对外宣布了其售价。这一时刻的背后,是雷军超过1000天的精心准备和不懈付出。在此期间,众多媒体对这家科技巨头的动态保持了高度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资深记者赵东山便是其中的一员。
赵东山对小米的关注始于大学时期,那时他对小米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至今,他已经持续关注小米超过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多年间,赵东山也撰写了数十篇关于雷军先生及小米公司的深度报道,如:《55岁雷军的背水一战》《雷军赌上一切的战争》雷军造车600天,小米再陷低谷》等,这些报道深受业界好评。
赵东山的报道视野并不局限于小米一家公司。作为专注于科技领域的记者,他还曾采访过360公司的创始人周鸿祎,就Sora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在两会期间与知乎创始人周源进行了对话。
面对如何从零开始,对一家公司进行长期观察和报道,以及如何有效地报道企业创始人、与企业家直接对话等问题,深度训练营有幸邀请到了赵东山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谈。在对谈中,赵东山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者赵东
以下是他与深度训练营的对话:

Q: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并报道小米这家公司的?

A:自2016年进入媒体后,我开始深入关注并报道小米公司。当时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小米独特的生态链战略上。小米之家推出了一系列兼具实用性与设计感的产品,如充电宝、耳机、加湿器等,它们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的功能性需求,更以其精致的设计给人以“新家具”般的审美体验。正是这些创新的产品理念吸引了我的注意,促使我对这家公司展开了持续而深入的观察与报道。

Q:您在关注小米生态链时,主要聚焦在什么地方?

A在深入追踪小米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我尤其对其丰富的产品线投以关注。当时,随着小米之家线下实体店的开设,我进入店内,以便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评估小米的产品。正值我在北京租房并添置日常用品之际,我得以亲身体验小米产品的独特魅力——它们不仅在设计上追求美观,更以亲民的价格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通过实际使用,我对小米公司在创新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米不断地在产品线上进行拓展,从最初的智能手机,到智能电视、电饭煲,再到热水壶、充电宝等生活小物,每一项产品都显露出小米对于提升生活品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这激发了我对小米产品策略背后深层次逻辑和理念的探究欲望。
在小米推出新产品的过程中,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些合作企业共同构成了小米独特的“生态链”。他们之间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又如何共同打造高品质的产品?围绕这些问题,我展开了一系列的报道工作,旨在揭示小米如何通过合作共赢,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展。

Q:您当时如何了解到小米与哪些公司合作的?又是如何采访的?

A:在深入研究小米产品的背景信息时,我发现其中蕴含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例如产品的生产地等细节。进一步探究其股权结构,我能够捕捉到一些虽小却极为关键的信息。在当时的行业中,已经存在一些关于小米的报道,这些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基于这些已有的报道和我自己的独特见解,我进一步接触并采访了小米生态链的相关负责人。他们对于分享小米的内部运作和战略规划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开放性。通过这些深入的交流,我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小米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多维的小米形象。

Q:您在关注一家公司及公司的CEO时,会重点关注什么?
A:在关注一家公司及其首席执行官时,关键的焦点可以归纳为“独特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关注点会有所差异。
以小米公司为例,初期我主要关注其产品性能。作为一个未曾涉足手机行业的企业家,雷军的加入引起了我对小米手机性能的高度关注。随后,我对其商业模式产生了兴趣,小米采用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在当时显得尤为创新。此外,小米的营销策略,以及其强大的用户社群建设,都值得深入观察。小米的产品生态链同样令人瞩目,其产品线覆盖了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居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关注小米的战略布局。小米起初以手机制造商的身份起家,但随后拓展了产品生态,并计划进入汽车制造业,这标志着公司战略的升级。例如,在2018年小米上市之际,我特别关注了其财务状况。目前,我更关心的是小米在造车领域的进展。
记者在报道时,需要明确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报道这家公司?”一旦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就意味着找到了公司的独特之处。小米公司的“独特性”可以概括为超前性和冒险性,这是其具有张力和创新性的显著特点。即使在创业初期,许多公司还在为生存问题而挣扎时,小米已经在思考未来的发展趋势。小米在手机市场取得一定成就后不久,便开始制造电视,甚至计划造车,这种发展阶段与其行动之间的不匹配,形成了一种张力。
公众对于一家手机制造商能否成功造车普遍持怀疑态度,因为汽车制造业被誉为制造业的皇冠,对精密度和门槛的要求极高。然而,正是这种怀疑和质疑,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引导他们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
Q:您认为应该如何去洞察一家公司在成长路径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A: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问题往往会在公司内部逐渐显现,并在某些细微或具体的环节上表现出来。通过对市场表现的细致观察,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其背后的内部原因,从而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入分析。
面对市场上的快速变化,在市面的动态消息之外,我们媒体更专注于从市场化动作背后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这包括对企业运作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这种深度的挖掘和理解,是我们在报道中能够提供的独特价值所在。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企业在面对市场挑战时所采取的策略和应对措施,以及这些举措背后所反映的企业理念和文化。这样的深度报道不仅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和立体的信息,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趋势。因此,我们在报道中更注重深度和质量,而非仅仅追求速度。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为企业和市场提供更为深刻和有价值的见解。
Q:您日常是怎样观察企业,形成对企业的整体认知的呢?
A:认知的形成是一个渐进且不易察觉的过程。为了有效地构建对特定公司的认知,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档案库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我习惯使用印象笔记这类工具来整理和归纳关于小米公司的各类信息。在这个档案库中,我会详细记录小米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包括每个季度的收入情况、亏损与盈利的时间节点等关键财务数据。同时,我也会关注并记录小米在产品线上的拓展,如其进入电视市场和汽车制造领域的具体时间点,确保对这些重要信息有清晰的认识和掌握。
通过建立这样的档案库,当需要查询某方面的信息时,便能够像查阅词典一样迅速而准确地获取所需内容。长期积累的公司档案库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在信息获取速度和全面性方面超越同行。
然而,档案库的建立仅是基础工作,更为关键的是形成对公司深层次的认知。这种认知是在长期关注和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市场上关于公司的报道,我们必须保持持续的关注。在编辑部内部,我们秉承“守土有责”的原则,即一旦选择关注某家公司,就要对其重大新闻事件保持时刻的警觉和关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们能够对公司的发展动态、战略布局以及市场表现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洞察,从而在报道和分析中提供更为独到和深入的见解。
Q:您是如何选择采访对象的?

A:挑选采访对象的过程应紧密围绕文章的核心主题展开,因为所有的采访工作都旨在服务于文章的主旨。一旦确定了文章的选题,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根据关联度的强弱,系统地寻找并采访相关对象,以此丰富文章的层次和维度。

以小米生态链的报道为例,最直接且关联性最强的采访对象无疑是小米生态链的负责人刘德。如果能够成功采访到他,那么文章所需的80%的关键信息便已掌握在手。当然,除了直接采访,记者自身的观察和实地考察也是不可或缺的,它们能够为报道增添独特的视角和深度。

此外,用户的反馈、市场动态以及其他同行业竞争者的信息也是构建全面报道的重要元素。例如,在探讨充电宝市场时,除了小米,还可以关注其他竞争品牌的相关动态,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小米在市场中的独特地位和优势。通过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采访和研究,记者能够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全面、深入的报道。

Q:在《小米迭代造车出海与雷军的野心》这篇报道中,您采访了一些雷军身边的人,您是如何联系到这种核心人士的?
A:在撰写这篇稿件的过程中,我们恰逢一个难得的机遇。正值2021年,雷军宣布了小米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宏伟计划,这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焦点。同年,小米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超越了苹果,荣登全球第二的宝座,这一成就进一步凸显了小米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深入洞察小米的发展方向后,结合这两个关键事件,我们明确了文章的撰写方向。小米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探索以及雷军的雄心壮志,共同勾勒出我们报道的核心主题。
在明确了报道方向后,我们开始联系相关的采访对象,这一过程变得相对容易。通过小米公司专门负责媒体对接的人员,我们直接表达了我们的采访诉求,并成功接触到了小米中国区的总裁、首席财务官(CFO)以及负责海外业务的关键人物。这些业界领袖的深入见解和独到观点,为我们的文章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得报道内容更加丰富、立体,同时也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
然而,能否成功采访到相关对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机的把握。就如同采访提问的艺术一样,如果提问不能切中要点,受访者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反之,如果采访邀约能够契合受访者当前最希望传达的信息,那么获得采访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这实际上考验了我们对公司的观察力。如果能够洞察到公司背后的深层次信息,那么邀请采访的成功率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如果提供一个方向性较差的采访邀约,可能会遭到对方的拒绝。
尽管报道选题方向与公司最近的发展趋势相匹配有助于采访邀约的顺利进行,但我们不能将其视为不变的法则。若将其视为铁律,那么我们的报道就会沦为公司的宣传工具,失去了媒体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公司核心人士的观点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但我们仍需保持自己的客观认知,即外界的普遍认知。记者有时可能会沉浸在公司的话语体系中,然而我们需要跳脱出来,因为文章的最终目的是面向广大读者。我们需要将这些专业信息转化为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或者转换成更易于大众接受的视角,以确保报道的广泛传播和理解。
Q:如果没有采访到核心采访对象,您会怎样对其进行报道?
A:尽管在撰写《小米迭代:造车、出海和雷军的野心》一文时,我们未能直接采访到雷军本人,仅获得了他的书面回复,但这并未影响我们构建一篇全面且深入的文章。在确定主题后,我们采取了一种层次分明的采访策略,将信息源分为外围、中间和核心三个层次。
我们的采访首先从中间层开始,这是获取信息的关键环节。随后,我们深入到最核心的层次,即直接关联主题的信息源。在这两层的信息收集完毕后,我们再拓展到外围层次,以获得更广泛的观点和信息。通过这样的分层次采访,即使未能直接采访到企业高层,我们也能够全面地掌握所需信息,确保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策略不仅确保了我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主题,而且还增强了报道的立体感和权威性。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能够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的信息网络,使得文章内容丰富而详实,即便在缺少直接高层访谈的情况下,也能够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完整且生动的小米故事。
Q:在没有采访到本人的情况下,您是如何判断报道内容没有问题的?
A: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新闻工作的基石。即便未能直接采访到雷军,我们仍致力于通过采访其周边人士来验证和补充信息,这是一项严谨的信息核实过程。
为了保障文章中的每一项信息都可追溯、可信,我们必须辨别和筛选各类信息来源。对于那些经过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我们可以放心地加以引用,同时对于一些不明来源的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则需要持更为审慎的态度。在撰写过程中,务必明确标注出引用自其他媒体的信息,这样做不仅体现了对原始信息来源的尊重,也是维护报道客观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能够确保报道内容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为读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同时也树立了媒体自身的专业形象和信誉。
Q:最核心的采访对象采不到,你会在外围怎样去增加一些信息增量?
A:在新闻报道中,有时需要去除对某些事物的过度神秘化。成功的文章并不一定源自采访了大量人物。文章成功的关键在于两个方向。首先,当一个热点事件发生时,能够与热点人物面对面交谈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即便提出的问题不够深入,但能够接触到核心人物,就已经完成了报道任务的60%,因为你已经实现了与他们的直接对话。
其次,对于日常或静态的选题,即便未能直接采访到核心人物,但通过其他方法能够完整地构建起文章的主题和论点,这样的报道同样是成功的。以小米的海外扩张和雷军的雄心壮志为例,尽管我们采访了众多信息源,包括公司的CFO和中国区总裁王翔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因为采访人数众多就能保证报道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在于能否提出一个有力的命题,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方法,完整地构建起支撑这一命题的内容,这才是一篇优秀的报道。
因此,报道的成功不在于采访的数量,而在于能否深入挖掘和呈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能否提供独到的见解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能够为读者带来有价值、有深度的报道,这才是新闻报道的真正意义所在。
Q:在采访之前,您会对选题会形成一个判断,在这个判断验证过程中,在静态的长报道中会出现偏移吗?如果出现偏移,您怎么去调整?
A:在报道过程中,调整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时,及时进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为了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信息源进行多方验证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由于单一信源可能会受到个人立场的影响,其陈述可能并不完全反映事实的全貌。
因此,作为记者,我们应当采取多元化的信息收集方法,通过多个角度和多个信源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报道的可靠性,也能够提升我们作为媒体的公信力。通过这种全面而审慎的报道方式,我们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加准确和客观的新闻内容。
Q:如果想要采访发展不佳的企业,要怎么样对它进行邀约?
A:在企业发展的旅程中,即使面临困境,许多企业家依然保持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和诉求。他们可能希望通过媒体平台寻求援助,或实现其他目标。我们曾报道过一些处于低谷期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愿意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挑战。他们的坦诚往往能够打动读者,激发人们的同情和愿意提供帮助的意愿。
然而,也存在一些企业家在犯错后不愿公开承认或面对媒体,这时候直接的正面采访可能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迂回策略,首先从与他们有关联的人入手进行采访,比如同事、合作伙伴或行业观察者。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产品的供应链、用户反馈、员工观点或竞争对手等角度寻找突破口,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和深入的理解。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采访和信息搜集方式,我们能够构建一个立体的报道视角,不仅能够揭示问题的多个层面,还能够为读者呈现一个更为真实和全面的企业形象。这种综合性的报道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现状和挑战。

Q:如果想要保证不错过公司的重大信息,您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去及时获得这些消息?

A: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个人观察、官方信息发布、同行报道交流以及人脉网络信息收集等几种方式。

首先,记者的个人观察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事件现场的直接观察和感受,记者能够捕捉到细节信息,为报道提供生动的素材;其次,关注官方信息发布也是不可或缺的。企业或组织的发布会、通知公告等都是获取权威信息的途径。这些官方渠道往往能够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对记者了解事件背景和发展动态极为重要;此外,同行间的报道交流同样不可忽视。身处新闻圈子内,通过关注同行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或是参与行业聚会和讨论,记者可以及时了解到行业动态和新兴趋势。这些信息往往能够为报道提供新的角度和深度。最后,人脉网络是信息收集的宝贵资源。无论是在社交场合的交流中,还是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都有可能获取到关键信息。记者需要维护和拓展自己的人脉网络,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
Q:您是如何从员工那里获得一些内部信息的?如何与这个线索提供人维护关系的?
A:在采访过程中,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往往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分享信息。尤其在涉及敏感话题,如公司裁员事件时,员工可能会因为签署了保密协议而无法或不愿向媒体透露详情。然而,如果他们之前阅读过并认可你的报道,他们可能会更愿意与你进行交流,分享一些额外的信息。
相反,如果你作为一个陌生人突然出现并询问敏感问题,受访者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不安。因此,建立信任和尊重是获取信息的关键。
维护与线人关系的核心在于提供双方认可的价值。有些被裁员的员工可能因为对赔偿不满或认为自己被不公正对待而愿意接受采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希望通过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诉求。如果记者能够提供一个安全、公正的发声渠道,那么受访者可能会更愿意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观点。
Q:一般报道中,记者会找一些懂行业的专家,想避免那种万金油的专家,您在找好的专家上有什么技巧?
A:我更倾向于与行业内的人士进行交流,而非仅仅依赖于专家的观点。这些行业内部人士虽然可能没有专家的头衔,但他们对行业内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寻找并接触到这样的行业内部人士确实需要依赖于个人的关系网络和过往的积累。良好的社交关系能够为新闻采访打开方便之门,使得获取信息的过程更为顺畅。
优秀的报道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交工具。一篇出色的文章往往能够吸引同行业人士的注意,他们可能会因此主动联系你,希望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这样一来,不仅为记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也为未来的采访建立了信任基础。当他们因为你的文章而对你产生信任时,你便更有可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合作,从而为后续的报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Q:您此前做过几篇关于周鸿祎的报道,采访前会做哪些准备工作?
A:在准备采访之前,我会对采访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形成自己的初步判断。以与周鸿祎的对话为例,当时我们需要从技术角度出发的观点,而周鸿祎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成为了我们理想的采访对象。他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加上能够将复杂的技术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他成为了阐述Soar项目的最佳人选。基于这些考量,我们最终决定进行这次采访,并据此撰写了报道。这篇报道我们尽可能使用对话的形式,因为这样能“原汁原味”地保留周的内容。
Q:能否以访谈周鸿祎为例,分享下对方为何接受你的采访,以及在对话像周鸿祎一样出名的企业家时,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A:经过多次采访,我发现周鸿祎是一位非常健谈的企业家。在采访前,他会仔细审阅采访提纲,从而对即将讨论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预期。一旦采访开始,我只需在对话中适时地插入几个关键问题,他便能够流畅地展开话题。
然而,周鸿祎的健谈有时也会带来一些小插曲。当他谈论到自己热衷的主题时,他的热情和详尽的阐述可能会使对话偏离预定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角色便是巧妙地引导对话,确保他能够回归主题并继续深入探讨我们关注的核心内容。
尽管如此,我认为周鸿祎是一个极为理想的采访对象。他的见解独到,能够为报道增添丰富的层次和深度。当然,为了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前期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包括精心设计问题和对采访对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能够确保采访的质量和效果,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报道。
Q:面对善于说也愿意说,甚至说偏的企业家时,记者在采访中,心里会设有预期,也许还有不少问题需要一定时间。而对话企业家一般会有时间限制,眼看时间不够情况下,您会怎么处理?
A:在我的采访经历中,我很少遇到受访者因时间问题而中断对话的情况。通常,所谓的时间紧迫更多是公关的一种托词。有时候,受访者可能因为不愿意继续讨论而找借口,例如声称接下来有预定的会议。然而,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与一位企业家深入交流时,他原本安排了两点钟的会议,但最终决定将会议推迟半小时,以便我们能够继续对话。
如果受访者真的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往往会愿意为此调整日程。因此,在进行采访时,记者可以放心地依赖受访者的热情和合作。当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时间冲突,记者在设计采访提纲时应该策略性地安排问题顺序,将最重要的问题置于前列。这样做可以确保即使时间有限,关键问题也能得到充分讨论,从而避免采访效果因时间不足而受到影响。通过这种周到的准备和问题安排,记者能够最大化采访的成效,确保获取到最关键的信息。
Q:您一般采访时会看提纲吗?
A:在我初入新闻行业时,我总是随身携带笔记本,以便记录下采访的每一个细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在与企业家等重要人物的对话中,眼神交流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笔记记录的价值。
眼神交流不仅能够传递记者对受访者的尊重和关注,还能够促进双方情感上的互动。当受访者感受到你的专注和投入时,他们往往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相反,如果记者在对话过程中不断查看提纲或做笔记,这不仅会打断情感交流的连贯性,还可能让受访者感到自己像是在对空气讲话,从而降低他们的表达欲望。
我努力让自己在采访过程中保持与受访者的对视,这样做不仅能够营造出一种舒适的对话氛围,还有助于建立起双方的信任和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受访者,捕捉到更为真实和生动的故事,为读者带来更加丰富和有深度的报道。
Q:记者在设计采访提纲时,其实知道一些话题是非常有争议的,但是如果直接问企业家又会很冒犯,遇到这种情况怎么提问?
A:在采访中,确实会遇到需要对企业家提出敏感或棘手问题的情况。我记得在一次群体采访中,一位记者向俞敏洪提出了一个比较“为难”的问题。作为记者,我们应该有勇气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展示的是企业家自身的思考和应对能力。
我们应该对这些企业家的情商和应变能力抱有信心。即便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们通常也能够给出深思熟虑的回答。这是因为他们往往已经对这些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或者已经在内部讨论过相应的策略。因此,即便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能够提供出色的回答。
当然,并非所有的企业家都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做到这一点。对于那些正在成长中,或者不常公开发言的企业家,他们可能在回答时表现得不够完美。但这也是采访的一部分,通过他们的反应和回答,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家的个性和企业的文化。因此,无论是面对经验丰富的企业家还是新兴的行业领袖,记者都应该准备好提出各种问题,以便捕捉到最真实、最有深度的信息。

*图片源自受访记者


-END-

作者 | 胡世鑫 连钰媛 陈子桐编辑 | 李叙瑾值班编辑 | 李   丹运营统筹 | 周智珊 陈子桐运营总监|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南风窗》朱秋雨:黄土高原上,AI训练师如何成为县城女性的“解法” | 解困报道复盘

[2]看完演唱会,得了“首尔病” | 社会观察

[3]三联生活周刊魏倩:为了生命最后一程的安宁,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解困报道复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